1
未來30年全球新能源需求將持續大幅增長
近年來,以風電、光伏、儲能、電動汽車和氫能為代表的新能源應用成本快速下降,全球開發利用規模不斷擴大,開發利用新能源已成為世界各國能源轉型戰略的核心內容和應對氣候變化的主要途徑。未來全球新能源市場空間極為廣闊。國際可再生能源署(IRENA)的最新研究顯示,為實現《巴黎協定》確定的應對氣候變化目標,2050年前全球風電、光伏發電累計裝機需求分別達到81億千瓦和140億千瓦,電池儲能裝機容量需求提高至超過160億千瓦時,電解制氫需求電解槽容量達到50億千瓦,氫能在終端能源消費中占比達到約12%。
圖1 全球新能源2020年累計裝機和2050年裝機需求
進入本世紀以來,我國高度重視發展新能源產業,通過持續的政策支持和產業界的共同努力,堅持市場規模化帶動技術產業化,堅持自主創新和國際合作相結合,建立了規模為世界一流的新能源產業鏈。
2
新能源市場規模的發展
“十一五”以來,我國在風電、光伏發電、新能源汽車等領域建立了較穩定的扶持政策,形成了比較穩定的市場預期,吸引了各類社會資本投入新能源開發利用。近年來,我國新增和累計風電、光伏發電裝機規模持續穩居世界第一。截至2020年底,我國風電和光伏發電累計裝機分別達到2.8億千瓦和2.5億千瓦,在全球占比均超過三分之一;風電和光伏總裝機在全國總發電裝機中的占比近四分之一。2020年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137萬輛,連續六年銷量全球第一;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到492萬輛,占全球的四成以上。
3
國內外市場的成本競爭力
得益于規模經濟、全產業鏈優勢和市場競爭,中國新能源裝備和開發利用成本大幅下降,產業競爭力迅速提升。中國光伏組件制造商引領光伏組件價格從2010年的12元/瓦降至2020年的1.5元/瓦-1.6元/瓦,使得全球大部分地區光伏接近平價上網,而且未來仍有較大的成本下降空間。風電整機和動力鋰電池的價格也基本處于全球最低水平。風電發電成本在2010年—2020年期間下降約30%;磷酸鐵鋰電池組價格2020年末約為0.85元/瓦時,三元鋰離子電池組約為1.0元/瓦時,相比2010年下降超過80%,預期未來五年仍有望再降低近三分之一。近年來,美歐印等國家和地區數次對我國新能源產品提出“反補貼、反傾銷”等貿易保護主義措施,但我國新能源產品在全球市場應用依然不斷擴大,也反映了我國新能源產品在國際上具有非常明顯的成本優勢。
4
我國新能源產業面臨的挑戰
近年來,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國際經濟循環格局發生深度調整,也對全球新能源供應鏈的安全造成影響。在此形勢下,我國新能源供應鏈存在未完全自主可控的風險不可忽視,主要體現在部分細分領域或行業還存在較為明顯的短板,部分關鍵零部件依賴進口。氫能和燃料電池技術與國際先進水平有較大差距,尤其是質子交換膜、催化劑等關鍵原材料依賴進口;大容量風電機組主軸承、光伏電池銀電極用的銀粉等關鍵零部件仍部分依賴高品質進口產品;新能源汽車、風電等領域所需要的高性能工業通用芯片、國產IGBT芯片的主要工藝設備、襯底材料仍需從國外采購。
我國新能源技術雖然進步很快,但在原創技術積累上還比較薄弱。光伏發電產業化技術和國際市場占有率均領先全球,但是發射極鈍化和背面接觸(PERC)電池、異質結電池(HIT)、疊瓦技術等均起源于國外。風電技術是國內企業通過購買國外許可證的方式引入進行消化吸收,受許可證和專利的限制,國內風電企業的產品基本只能內銷,還無法進入國際主要風電市場。
千瓦科技公眾號
千瓦科技視頻號
用手機微信掃一掃
您所計算出的排碳量為: kg
為了抵消 您的碳足跡,需種樹
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