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推行綠電交易的目的與意義
綠電交易直接目的是兩個,一是通過市場體現綠色電能的價值,通過經濟利益來支持風光電力發展。二是從用戶的角度,對綠電和社會責任的和有需求的企業,愿意支付一定費用。也為綠電的用電需求客戶提供了一個途徑,用戶從社會責任出發,另外還有一個是企業有外部環境壓力,當企業用戶的下游對碳足跡有考核,在這樣的情況下,可以通過市場化手段實現。
依托現有的電力交易中心平臺,實現清潔發展與消納,相當于支持整個電力系統,儲能等等。
今年上半年浙江和廣東已經在地方開始實行了綠電交易。國家發改委和能源局做的這個試點,目前一下子就擴展到了17個省份,主要是綠電意愿較強的地區。綠電交易的主體是沒有補貼的風電與光伏。當前是以風光為主,后續再擴大。優先安排完全市場化的綠電交易,如果一些地域滿足不了綠電需求的,需要電網保障收購。
綠色電力的屬性沒有出來,未來對應的屬性,這樣的綠色價值,反應在相應的交易價格種。這個還是有積極作用的。對于發電企業來說,本來就是參加交易的,他們可以獲得一個額外收益。
總的來說,綠電交易有以下幾點意義:
1)反映綠色電力的環境價值,增強綠電在電力市場中的競爭力。
2)滿足用戶從源頭購買綠電的訴求,引導全社會主動消費綠色電力。
3)加快推進綠色能源開發利用和電力行業清潔低碳發展。
4)推動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
5)有利于電力市場與碳市場形成合力,推動“雙碳”目標實現。
二、綠電交易和綠證的關系
綠證是一個資源認購的一個制度,當時綠證主要是替代補貼的作用。大量的風光平價項目并網,新增的安排電力也都是平價的,必須是帶補貼的才能賣綠證。這個東西不太適應現在的發展需要了。
所以,綠電和綠證之間,還是要做一個區分。在設計的過程主要是一個平穩過渡和銜接的過程。
購買綠電用戶,可以獲得一個繳費證明。通過綠證市場的完善,符合規定的綠電也可以獲得核發的綠證,然后進行交易。這綠電和綠證就鏈接起來了,按照這樣的一個思路,綠電和綠證的話就合為一體了。通過綠電交易,如果實現量證分離的話,靈活度就更大。
9月7日的交易量是80億度,4GW風電一年的發電量。3~5分錢的上漲。為什么說相當于4GW的風電,電力交易合同長短不一樣。長的有幾年的,短的有幾個月。量還可以,價格也是比較符合預期。國際上,綠證是獨立的,量證分開的。國際上差不多是2~5分錢。今天3~5分錢的價格也是在預期里的。
三、有關交易規則及情況反饋
1.本次綠色電力交易,是官方單獨在電力交易中設置了一個交易品種,打破電力同質化的屬性,為綠色電力單辟交易市場,為出綠色電力的環境屬性單獨定價。
2.首批計集中交易成交量還是比較大的,主要的購買方是有產品出口需求(比如出口歐盟對于碳足跡有要求)的工業電力用戶,后續買賣雙方的規模會擴大。
3.初步了解,最終成交價較當地燃煤標桿電價平均高有上浮(不同說的說法不一樣但肯定有溢價),加上輸配電價,仍然低于電力用戶從電網買電的價格。定價方式為發電企業、售電公司、電力用戶、雙邊協商、集中撮合,因此定價也比較市場化。
4.交易電價高于煤電標桿部分、一部分用以優先補償參與交易的新能源發電企業,體現綠色電力的環境價值。
5.根據交易規則,首批參與交易的新能源發電企業,為暫未納入國家補貼目錄的風電光伏項目,參與交易的電量不納入合理利用小時數,不占用合理利用小時數規模(政策規定只有合理利用小數之內才能拿到補貼)
6.整體而言,這次綠電交易對于新能源運營商構成重要利好,參與交易的綠電電價溢價(就是漲電價),綠電環境價值第一次被國家官網認定,不占用合理利用小時指標不妨礙國家補貼未來(可能很長時間以后)的兌現。
千瓦科技公眾號
千瓦科技視頻號
用手機微信掃一掃
您所計算出的排碳量為: kg
為了抵消 您的碳足跡,需種樹
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