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行業發展的前景與趨勢
發布時間:2020-12-30
關鍵詞:光伏發電、平價上網、碳中和
光伏全面平價,助力全球實現碳中和:2021年光伏行業將保持高景氣,預計明年全球裝機量為160GW,同比增長30%以上。
一方面,隨著光伏發電成本逐年降低,目前已經可以實現平價上網,因此光伏市場需求有望迎來更大的爆發。2021年全球光伏電力成本有望比2019年再降低43%,達到0.04美元/kWh,全球各地區都將迎來平價時代。
另一方面,光伏發電滲透率較低,未來將成為全球主流的發電來源線路,市場空間巨大。而光伏發電綠色清潔的屬性 ,也非常符合全球各國可持續發展的目標,且各國都有相應的綠色發展計劃。
我國提出力爭在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十四五”力爭實現煤炭消費達峰甚至負增長;非化石能源比重達到20%左右,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在55億tce以內。據此測算,“十四五”期間光伏年均裝機可達70GW+。
歐洲方面,減排目標不斷提升,2020年9月《2030年氣候目標計劃》中指出可再生能源占終端能源消費量比重在2030年前達到38%~40%。
美國方面,拜登當選以后將宣布重新加入《巴黎協定》,2020年11月18日,美國太陽能行業協會向拜登建議,取消特朗普對進口設備加征關稅 ,并提出通過立法來延長一份針對太陽能產業的、關鍵性的聯邦稅收抵免政策。
12月9日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長表示“十四五光伏空間遠超十三五,對在座的各位都是重大機會”,光伏協會首次給出官方“十四五”指引——年均70至90GW,而我國今年光伏裝機量預計在35-40GW左右,此次官方給出的“十四五”指引同比至少翻倍。總的來說,在中美歐政策預期下,估計2021年全球光伏裝機同比增速達到34%,實現近十年最高增長,中歐美三個地區光伏裝機占比有望達到67%。
二、光伏發展的三大趨勢
趨勢一,HJT(異質結)電池:更高效率,2021年將加速落地。
相比現有的PERC電池(2019年平均轉換效率為22.3%),HJT具有上限更高的轉換效率,理論轉換效率有28%,疊加雙玻、疊瓦等其他技術,最終效率甚至可以高達48%。
HJT電池在2020年取得了明顯發展。就成本而言,HJT設備單GW投資降至4.5億,2020年最受關注的HJT招標包括山煤1GW、華晟500MW和通威1GW項目,HJT單線規模從之前的50MW提升至200-400MW,為產線的降本做出了較大的貢獻。
2021年有望降至4億甚至更低水平;就轉換效率而言,HJT產品更加成熟,轉換效率已接近24.5%左右,預計2021年將進一步提至24.5-25%以上;就下游電池片廠商而言,越來越多廠商加入GW級投資行列。
而作為降本增效最重要的一環,設備的國產化是加速實現HJT降本最重要的一環。
趨勢二,大型化:2021年,組件大型化兩大陣營或迎來競爭白熱化階段。
組件大型化是光伏未來的趨勢,今年182陣營和210陣營爭論的白熱化,更是明年大型化熱潮來臨前的信號。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明年的寬版玻璃的產能將成為組件大型化的重要制約,供給制約或在明年下半年好轉,屆時兩大陣營爭奪市場將進入白熱化階段。
趨勢三,儲能+戶用式光伏:2021年光伏平價打開儲能+戶用光伏的市場空間。
明年,國內光伏將正式進入平價上網時代,集中式光伏發展成熟,具有較強的經濟性,而分布式光伏的潛力也將逐步顯現。

分布式光伏+儲能模式可廣泛應用于家庭、社區、工業園區、商業建筑等不同場景中,借助于電力市場的價格機制實現多種商業模式,光伏+儲能將實現從購買產品向提供服務轉變。而目前特斯拉和隆基引領的BIPV更將使得光伏成為具有金融屬性投資價值的消費品。
根據相關數據統計,2018年BIPV全球市場規模為2.91億美元,預計2027年全球市場規模達到11.56億美元,2018-2027年年復合增速為16.57%,未來發展前景廣闊,是一片藍海。
中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在2019年10月12日發布《建筑光伏系統應用技術標準》針對建筑光伏系統中的設計、施工、驗收、維運等環節訂定規范和標準,并在當年12月1日起生效,未來國內BIPV將迎來高速發展。
三、隔墻售電是推動分布式光伏的重要力量
2020年12月7日,江蘇能監辦印發了《江蘇分布式發電市場化交易及電網企業輸配電服務三方合同(示范文本)》,各有關單位可在開展分布式發電市場化交易工作時參照使用。
分布式能源市場化交易即我們平時常說的"隔墻售電",就是允許分布式能源項目通過配電網將電力直接銷售給周邊的能源消費者,而不是必須先低價賣給電網,再由用戶從電網高價買回。讓能源消費者成為“生產投資型消費者",賦予他們參與可持續發展的權利,激發他們節約能源資源和減少污染排放的積極性,為能源企業技術、裝備和模式創新創造氛圍,促進電網企業向平臺化服務的戰略轉型。
2017年3月8日,國家能源局綜合司下發關于征求對《關于開展分布式發電市場化交易試點的通知》意見的函,提出了分布式能源在配電網進行電力交易。
同年5月5日,國家發改委、能源局印發《新能源微電網示范項目名單》,允許新能源微電網示范項目投資經營主體負責新能源微電網范圍內用戶的供電、供冷等能源服務,價格由買賣雙方協商確定。
同年11月,國家發改委和能源局聯合發布《關于開展分布式發電市場化交易試點的通知》,指出:"分布式發電就近利用清潔能源資源,能源生產和消費就近完成,具有能源利用率高,污染排放低等優點,代表了能源發展的新方向和新形態。"
國家發改委辦公廳和能源局綜合司2017年12月28日,下發《關于開展分布式發電市場化交易試點的補充通知》,進一步明確分布式發電市場化交易試的有關事項。2018年4月3日,國家能源局印發《分散式風電項目開發建設暫行管理辦法》,允許分散式風電項目向配電網內就近電力用戶直接售。國家發改委和能源局將分布式能源隔墻售電作為落實能源革命,推動電力改革、發展可再生能源和應用能源新技術的重要突破口。
2019年9月12日,國家能源局江蘇監管辦公室公開對《江蘇省分布式發電市場化交易規則(征求意見稿)》征求意見。文件第二條明確“本規則適用于江蘇現階段開展的分布式發電市場化交易試點”,意味著只有納入試點的項目才允許適用此交易規則。江蘇作為能源消耗的大省,其示范與帶頭意義不言而喻。
2020年3月,江蘇省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江蘇監管辦公室聯合下發《關于積極推進分布式發電市場化交易試點有關工作的通知》,正式明確了分布式市場化交易試點的范圍及規模容量等相關情況。文件指出,試點范圍為蘇州工業園區、常州市天寧鄭陸工業園、鹽城市紡織產業區、海門市余東鎮、江陰市、姜堰經濟技術開發區、興化市等7個區域。文件要求試點只針對新建風電或光伏項目,接入電壓等級35千伏以下的單體不得超過20MW,20-50MW以內的項目接入等級不超過110千伏。
從2017年國家層面開始部署“隔墻售電”至今,已經整整過去三年有余,但是整體進展緩慢,江蘇省從交易試點到能監辦正式發布《分布式發電市場化交易及電網企業輸配電服務三方合同(示范文本)》,是一步一步推動能源革命與電改的實踐。
今天,光伏成本下降已經可以實現無處不在,儲能成本也在快速下降,分布式能源的競爭性也在不斷加強,用戶直接參與能源生產的條件越來越好,為推進能源互聯網和建設智慧能源系統創造了前所未有的機遇,掣肘能源革命的交易制度去適應“能源產銷者”的趨勢,正是給“碳中和”的偉大戰略實現而鋪平道路。